東北刺人參(Oplopanaxsela-tus)系五加科刺人參屬多年生落葉灌木,高可達2m。其根呈棒狀,似人參,莖具刺;單葉互生,掌狀3~5裂,密生針刺。據研究,刺人參根、根莖、莖等部位均含有皂甙、香豆精、蛋白質、糖類等多種有效成分,作用類似人參,有補氣、助陽、興奮中樞神經、強心利尿、降低血壓、興奮呼吸、解熱、鎮咳等功能。東北刺人參主產東北長白山林區,分布范圍很窄,種群數量也很小。許多人進行了刺人參的引種栽培試驗。但是這些研究基本上限于野生苗移栽和扦插、壓條、分株等方面。我們從1998年開始進行東北刺人參的有性繁殖研究并發表了初步的研究結果。研究發現,刺人參通過種子繁殖是可行的,無論是在原產地、還是在其他相似的生境,用種子培育出的移植苗都生長正常;采用適當的容器育苗方法,在溫室培育刺人參也獲得了初步成功。經過近10a利用容器在溫室內培育東北刺人參的實踐,已總結出了東北刺人參種子繁殖關鍵技術。
1種子催芽處理
東北刺人參種子休眠屬于復雜的形態——生理休眠類型。種胚必須經形態后熟和生理后熟兩個不同階段,種子才能萌發,密封干藏一定時間有助于種子休眠的解除。東北刺人參種子休眠的解除,需要經過兩個周期的層積處理,才能獲得較理想的催芽效果。
1.1第一周期層積處理
從采種當年的10月1日至翌年的5月1日,共處理7個月。具體做法是:取干燥的東北刺人參種子用自來水浸泡4d。經1%CuSO4消毒3h后,與3倍體積的細沙混合后放在塑料盒內,盒蓋打孔以保證通氣。首先在15~20℃條件下處理85d,而后在10~15℃條件下處理35d,最后在4℃條件下處理85d。在處理過程中,每天翻動種子1~2次,并適量噴水保濕。處理結束后,將種子置于15~20℃的環境中,進行15d的高溫催芽,每天觀察并挑出發芽種子進行播種,種子發芽率2.3%~13.4%。
1.2第二周期層積處理
于5月中旬將第一周期層積處理后未發芽的種子混沙裝入花盆,埋于室外樹蔭下,翌年4月中旬取出進行播種。在此期間,要經常檢查種沙混合物的濕度,及時補充水分。種子發芽率可達到20%以上。
1.3GA在種子催芽中的應用
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,可在第2周期種沙混合物埋藏前,用100×10-6mg/mLGA3浸種24h,可以使種子發芽率提高1倍以上。
2幼苗立枯病防治
多年栽培結果表明,刺人參幼苗極易發生立枯病且發病率極高,如果防治不當,可導致育苗失敗。
東北刺人參(Oplopanaxsela-tus)系五加科刺人參屬多年生落葉灌木,高可達2m。其根呈棒狀,似人參,莖具刺;單葉互生,掌狀3~5裂,密生針刺。據研究,刺人參根、根莖、莖等部位均含有皂甙、香豆精、蛋白質、糖類等多種有效成分,作用類似人參,有補氣、助陽、興奮中樞神經、強心利尿、降低血壓、興奮呼吸、解熱、鎮咳等功能。東北刺人參主產東北長白山林區,分布范圍很窄,種群數量也很小。許多人進行了刺人參的引種栽培試驗。但是這些研究基本上限于野生苗移栽和扦插、壓條、分株等方面。我們從1998年開始進行東北刺人參的有性繁殖研究并發表了初步的研究結果。研究發現,刺人參通過種子繁殖是可行的,無論是在原產地、還是在其他相似的生境,用種子培育出的移植苗都生長正常;采用適當的容器育苗方法,在溫室培育刺人參也獲得了初步成功。經過近10a利用容器在溫室內培育東北刺人參的實踐,已總結出了東北刺人參種子繁殖關鍵技術。
1種子催芽處理
東北刺人參種子休眠屬于復雜的形態——生理休眠類型。種胚必須經形態后熟和生理后熟兩個不同階段,種子才能萌發,密封干藏一定時間有助于種子休眠的解除。東北刺人參種子休眠的解除,需要經過兩個周期的層積處理,才能獲得較理想的催芽效果。
1.1第一周期層積處理
從采種當年的10月1日至翌年的5月1日,共處理7個月。具體做法是:取干燥的東北刺人參種子用自來水浸泡4d。經1%CuSO4消毒3h后,與3倍體積的細沙混合后放在塑料盒內,盒蓋打孔以保證通氣。首先在15~20℃條件下處理85d,而后在10~15℃條件下處理35d,最后在4℃條件下處理85d。在處理過程中,每天翻動種子1~2次,并適量噴水保濕。處理結束后,將種子置于15~20℃的環境中,進行15d的高溫催芽,每天觀察并挑出發芽種子進行播種,種子發芽率2.3%~13.4%。
1.2第二周期層積處理
于5月中旬將第一周期層積處理后未發芽的種子混沙裝入花盆,埋于室外樹蔭下,翌年4月中旬取出進行播種。在此期間,要經常檢查種沙混合物的濕度,及時補充水分。種子發芽率可達到20%以上。
1.3GA在種子催芽中的應用
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,可在第2周期種沙混合物埋藏前,用100×10-6mg/mLGA3浸種24h,可以使種子發芽率提高1倍以上。
2幼苗立枯病防治
多年栽培結果表明,刺人參幼苗極易發生立枯病且發病率極高,如果防治不當,可導致育苗失敗。
2.1土壤選擇及消毒
播種用土壤應選擇山上闊葉林下的腐殖土,按腐殖土2份、細沙1份配制營養土,用高壓滅菌鍋進行營養土消毒,可達到殺蟲滅菌的目的。對已培育過刺人參的土壤即使消毒其發病率仍然很高,最好不要重復使用。
2.2慎重使用殺菌劑
試驗結果表明,利用多菌靈、代森鋅等多種殺菌劑,可以有效地防止立枯病的發生,但刺人參幼苗對殺菌劑非常敏感,會導致幼苗根系生長停滯,幼苗生長不良。在使用殺菌劑進行立枯病防治時,應慎重。
3光照調節
東北刺人參屬陰性植物,幼苗在照度超過50000lx就會發生葉片灼傷現象,必須進行光照調節。
3.1當年播種苗光照調節
播種當年幼苗出土后,即進行遮光,可以用透光度30%的遮陽網調節光照;陰天需撤除遮陰網,以增強光照強度。當年生播種苗需光量較小,但需適量直射光,一直處于散射光下的幼苗其生長狀況不良。
3.22年生以上植株光照調節
2年生以上的植株,可以用透光度為30%的遮陽網調節光照,也可以將苗木置于溫室中只有散射光的地段,對其生長沒有明顯影響。
4苗木越冬
溫室培育的刺人參植株必須在室外越冬,在室內越冬的植株,雖然第2年春可以成活,但生長速度極其緩慢。具體做法是:于每年的9月初將溫室內的容器苗移至室外林下或蔭棚下,常規管理,10月上旬苗木全部落葉;在11月初土壤結凍前在室外背風處挖深50cm的坑,將所有容器苗放在坑中,用稻草覆蓋后埋土;至11月中旬降雪時,把坑內的刺人參容器苗填雪后重新覆土。翌年3月上旬表土化凍后,挖出移至溫室,10d后開始萌芽、放葉,成活率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