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防治立枯病
1.1 藥劑拌種。用種子質量的0.2% ~ 0.3%的敵克松、敵菌靈、福美雙和代森鋅等藥劑拌種,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,并可兼治其它病害。
1.2 土壤處理。播種前或移栽前,每平方米分別用五氯硝基苯、代森鋅、敵菌靈各7 ~ 8克,或敵克松4 ~ 5克,再與半干的細土13 ~ 15公斤拌勻,播種或移栽時作墊土或蓋土。
1.3 藥劑澆灌。幼苗發病后可用五氯硝基苯200 ~ 300倍液,敵克松1 000 ~ 1 500倍液和多菌靈200 ~ 400倍液澆灌床面,每平方米苗床澆灌4 ~ 10公斤溶液,需滲入土層深約3 ~ 5厘米,然后用清水沖洗葉面1 ~ 2次,以免發生藥害。
2 防治黑斑病
2.1 加強田間管理,及時處理病葉、殘枝,尤其是秋季要搞好參園的衛生清理工作。
2.2 在參苗出土后展葉期,可用代森鋅500倍液進行葉面噴灑,每隔10 ~ 15天1次,雨季可多噴幾次。
2.3 用波爾多液120 ~ 180倍液、退菌特500 ~ 600倍液、敵菌靈500倍液于西洋參生長中、后期進行交替噴灑。
3 防治疫病
3.1 創造良好的通風、排水條件可預防疫病的發生。
3.2 加強田間管理,及時拔除病株,在病穴處可用生石灰或高錳酸鉀0.5% ~ 1%溶液進行消毒。
3.3 雨季開始前,每7 ~ 10天噴灑波爾多液120 ~ 140倍液,代森鋅500倍液和代森銨800 ~ 1000倍液以及敵克松700 ~ 1000倍液,連續噴灑2 ~ 3次。
4 防治菌核病4.1 早春出苗前澆灌1%的硫酸銅溶液或波爾多液120 ~ 160倍液進行床面消毒。
4.2 及時拔除病株,并用生石灰或1%~5%石灰乳消毒病穴,也可用福爾馬林50~80倍液進行病區土壤消毒。
4.3 加強田間管理,注意早春參地排水,防止參床過度潮濕;勤松土,增加土壤透氣性,可減輕該病的發生與蔓延。
4.4 在西洋參移栽前,或結合施肥、松土,每平方米施入菌核劑、多菌靈各10 ~ 15克,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。
5 防治銹腐病
5.1 嚴格挑選無病株做種苗,減少傳播來源。
5.2 發現病株及時挖掉,并在病穴處用生石灰進行消毒。
5.3 對參苗、參土用藥劑進行消毒,可大大減輕銹腐病的發生與危害。參苗一般可采用多菌靈400~600倍液,或代森鋅200~400倍液,進行浸漬8~15分,稍晾干后再移栽;參土可用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進行土壤處理,每平方米施用7~10克;還可結合松土、施肥每平方米施入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農藥10克左右進行預防,均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。
6 防治根結線蟲病
6.1 對種參地的土壤進行病原線蟲檢查,如檢查出這種根結線蟲,就另選土地栽種。
6.2 在栽培西洋參過程中,如發現有病害,亦應另外選擇土地種參。
6.3 應注意不要在有根結線蟲病的地方購買種子和種苗。